感冒(Common cold)
傳統中醫將感冒區分為風寒型感冒與風熱型感冒兩大類型.為期周延,現依臨床實務經驗,加
列暑濕型與流行性感冒型,共為四大類型.
一 風寒型感冒
病因 : 因風寒之邪外襲,肺氣失宣所致,多見於冬春季.
症狀 : 惡寒重發熱輕,無汗,頭痛
身痛,鼻塞,流清涕,色白或微黃,咳嗽喘急,吐稀白痰,口不渴或渴喜熱飲,小便清長
無苔或苔薄白,脈浮緊.
治則 : 辛溫解表散寒
代表方 蔥鼓湯 葛根湯
食療保健 : 1 蔥白 10 克 紫蘇葉 10 克 煎湯
2 生薑 30 克 紅糖 30 克 煎湯
二 風熱型感冒
病因 : 因風熱之邪犯表,肺氣失和所致.也有初患風寒感冒,因吃火鍋等高熱食物,或過
度發汗,使軆內熱氣旺盛,而轉成帶咽喉炎症狀的風熱型感冒,此型多發於夏秋季.
症狀 : 發熱重,微惡風,有汗,鼻塞,黃涕,咳嗽,頭脹痛,痰稠色黃,㗋嚨痛,口渴,心煩,便秘,
患者自覺小便有灼熱感,舌邊尖紅,苔微黃,脈浮數.
治則 : 辛涼解表,發散風熱
代表方 : 銀翹散 桑菊飲
食療 : 桑葉薄荷飲(桑葉 5 克 菊花 5 克 薄荷 3 克 竹葉 30 克 水煎
三 暑濕型感冒
病因 : 夏季暑濕之氣過盛,加之在空調房間呆得太久,或過食生冷,感受暑濕夜寒,致寒
邪直中胃腸,故又稱"腸胃型感冒".
症狀 : 畏寒發熱,口淡無味,頭脹痛,腹痛腹瀉等症,此多發生於夏季或夏秋交介之際.
治則 : 清暑祛濕解表
代表方 : 藿香正氣散
四 流行性感冒 Inuenz)
病因 : 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,也是一種傳染性強,傳播速度快的疾病,主要
是透過空氣中的飛沫,人際間的接觸,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,冬季是高發期.
症狀 : 與風熱感冒近似,但較為嚴重.患者宊然畏寒高熱怕冷,寒顫,頭痛劇烈,全身痠痛
疲乏無力,鼻塞,噁心,食欲不振.
治則 : 清熱解毒,疏風解表
代表方 : 防風通聖散
食療預防 : 金銀花 大青葉 薄荷 生甘草 水煎
飲食注意 : 流感患者宜清淡飲食,進食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食物,多喝開水.
禁忌 :
1 戒鹹食 : 食用鹹食後易使病部位黏膜收縮加重,鼻塞,咽喉不適等症狀,且過食鹹
食易生痰,刺激咳嗽加劇.
2 戒甜膩食物 : 甜味能助濕,而油膩食物不易消化,故感冒患者應忌食各類糖果,
含糖飲料,肥肉等
3 戒辛熱食物 : 辛熱食物易傷氣灼津,助火生痰,使痰不易咳出.
4 戒燒烤煎炸 : 此類食物氣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,易導致黏膜收縮,使病情加
重 ,且不易消化,同時應忌菸酒.
5 慎用成藥 : 感冒之類型症狀繁多,時而寒熱虛實夾雜,唯有正確辨證診斷,始能
對症下藥,尤其是流感,病情發展瞬息萬變,必須及時就醫,不宜等
閒視之,以防不測.
